close


  
我只是妳的一瞬間
而妳卻是我的永恆

  
2017年的盧森堡電影《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
取材自俄羅斯核潛艇沉沒事件
以船上的基層水手們為主要視角人物
從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切入
接著呈現袍澤間深厚情誼
藉此對比沈船災難發生後
眷屬焦急盼望親人消息
同袍間在圍困時刻的互相鼓舞
還有軍人為國家犧牲奉獻的忠誠
以及懇切懷抱政府必定前來救援的信念
最後卻換得官員的謊言瞞騙與消極作為
  
這起歷史上的真實船難
發生於2000年8月12日
位在北冰洋的巴倫支海
所屬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
一艘名為「庫爾斯克」的奧斯卡級核動力潛艇
原定於蘇聯解體後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期間
向另一艘俄籍巡洋艦發射訓練用魚雷
卻在航行中突然失去蹤影
與此同時
沿海的挪威地震觀測站
測得該海域有兩次程度不同
可是時間相去不遠的劇烈震盪
但俄國軍方一直到隔天早上
才在冰冷幽暗的海底
尋獲已經嚴重毀損的潛艇
  
當時
美蘇兩國雖已結束冷戰
仍舊將彼此視作最主要的假想敵
「庫爾斯克」就是為了打擊強大的美軍艦隊
所設計出來的「航母殺手」
據北約軍事專家指出
該艘潛艇搭載俄羅斯最新國防科技與武器
特殊的船殼材質使其難以被聲納偵測
(因此耗費許多時間確認沉船位置)
兩具核子反應爐則可提供迅速變換位置的機動力
加上能夠搭載24枚「SS-N-19」反艦飛彈
匿蹤、迅速、火力強大等三項特性
自「庫爾斯克」下水啟用以來
一直是美軍的心腹大患
對其偵察刺探的情報行動
始終毫不間斷
(在沈船當日美軍被發現至少有兩艘潛艦在該海域巡弋
所以後來有陰謀論指出
是美軍潛艦的魚雷攻擊造成「庫爾斯克」沉沒
並幾乎引發國際戰爭
幸虧美國同意免除俄國100億美金債務
才讓兩國紛爭迅速平息)

  
不過
威名赫赫的俄羅斯北方艦隊
除了得提防美軍與北約各國的心懷不軌
自己本身同樣存在不少「痼疾」
  
正面臨國家經濟衰退的俄羅斯
連帶影響國防預算限縮
即使最先進的「庫爾斯克」
亦因軍費問題而難以正常運作
像是燃料短缺造成航行任務減少
直接反映在船員艦上實作經驗的匱乏
經費拮据時候
連船員軍餉都發不出來
更不用提船艦消耗零件
幾乎無法定期維修更換
甚至船難發生時
原本應該要立即投入救援的兩艘高科技偵查潛艇
竟已租予民間企業
當成「參觀」鐵達尼號殘骸的科研(觀光)船
且因距離過遠來不及返航參與救援任務
剩下三艘留在艦隊的救援潛艇
又因裝備老化、年久失修
數次試圖與「庫爾斯克」的逃生艙口對接
都因無法有效阻絕海水
致使救援任務失敗
(俄軍的這些窘況
電影其實有概略帶過
但因導演將之巧妙融入劇情
很容易被觀眾忽略)

  
在牽扯諸多政治與軍事等敏感問題情況下
讓「庫爾斯克」的「深海救援」工作
變得格外複雜
儘管西方國家如黃鼠狼給雞拜年般地積極提供援助
俄國政府仍因各種顧忌
像是擔心被國際酸民嘲笑有技術讓頂尖潛艦下潛卻沒辦法浮回水面
只能無視自己無法救援的事實
一再婉拒各國插手
致使原本單純的沉船事故
演變成官員草菅人命的政治災難
  
《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即以這個角度
一方面繪述船難事件的始末
同時也抨擊俄羅斯的官僚主義
然而
回歸政治現實
不管對哪個國家來說
軍事科技的洩露
根本就等同於更多軍事人員
甚至平民百姓的傷亡
犧牲眼前的小群體
或是未來可能遭殃的大眾
成了所有政府難以權衡取捨的抉擇
正因如此
電影中的俄國高層
在面對家屬指責延誤救援的質疑時
說出看似冷血無情的一席話:
「所有船員都已發誓要冒著危險保衛國家」
替這些軍人究竟是「為國捐軀」
還是「被國捐軀」
畫上一個始終無解的問號
  
一般「災難圍困」電影的公式
莫過於以受困者如何運用體力、智力、意志力
在分秒逐漸限縮的資源中
活到救援抵達的最後一刻
但《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卻未侷限此一窠臼
劇情其實更著重於故事角色們的心境變化
沈船危機不過是催化劑
救援行動與政治拉扯只是當中的各個篇章
船員最後能否逃出生天也不是唯一重要的情節
本片想要觸及的
絕非單調地緊張刺激
而是更深一層探討
國家、家庭、朋友對於個人生存的意義
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羈絆
  
正如劇中船員對眷屬的深情告白:
「我只是妳的一瞬間
而妳卻是我的永恆」
若以更高遠寬廣的角度來看
似乎也符合軍人為國家犧牲奉獻的寫照

arrow
arrow

    就愛咩咩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