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功不是結局
失敗亦非災難
堅持的勇氣才是至關重要!

  
2018年的電影《最黑暗的時刻》
故事主要發生在另一部巨作《敦克爾克大行動》前夕
英國籍的導演喬萊特
不採用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多軸視角
亦未透過撕裂時間線的奇異方式敘事
僅聚焦於單一人物
以平鋪直敘的方式引領觀眾
追隨著名二戰領導者之一
前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腳步
感受德國納粹席捲歐陸、步步進逼
高層貴族面臨大戰在即、要戰或和的躊躇猶疑
以及大英帝國在風雨飄搖的汪洋中載浮載沉的困境
  
說白了..
這部電影根本就是英倫版的《舌戰群儒》
也就是三國演義的章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當時曹操已定荊州
一派隨時南下吞併江東的態勢
但以張昭為首的大批文官卻力主談和
而主公孫權依舊舉棋不定
  
英王喬治六世宛如孫權
前任首相張伯倫恰似張昭
唯一迥然不同的是
「英倫版」沒有才思敏捷、滔滔雄辯的諸葛亮
只有甫剛就任的菜鳥首相邱吉爾
一個過往履歷超級難看
煮什麼菜就砸什麼鍋
被冠上滿滿負評的二流政治人物
  
前任首相張伯倫在其任內
無視希特勒對周邊國家的侵略意圖
積極主張綏靖政策
原本要接替張伯倫首相職務的哈利法克斯伯爵
更是想方設法要逼迫邱吉爾上談判桌
當時不只英國統治高層瀰漫這種氛圍
其實就連美國國會
為了避免再次陷入國際紛爭
業已通過一系列中立法案
所以劇中才有那麼一幕:
邱吉爾打電話向美國總統兼摯友的小羅斯福求援
但羅斯福只表示幫QQ愛莫能助
最後勉強擠出一個鑽美國法律漏洞的點子
要邱吉爾派馬車到加拿大邊境
非正式地間接接受美國提供的物資
  
正因國際政治情勢如此險惡
突顯出主角的孤立無援
讓《最黑暗的時刻》前半段
有股沉重壓抑的鬱悶
不過..
2018年的新科影帝蓋瑞歐德曼
藉由戲劇張力十足的猛爆式演技
將脾氣暴躁的邱吉爾演得活靈活現
卻又同時能夠巧妙呈現
邱吉爾面臨重大決策前
內心的不安與困惑
地鐵上穩重地朗誦著鼓舞眾人勇氣的詩篇
以及國會慷慨激昂的主戰演講
使觀眾彷彿化身當年的英國小老百姓
渴望爬出漆黑泥沼、穿越幽暗迷霧
重新振奮精神
迎接即將到來的邪惡挑戰

arrow
arrow

    就愛咩咩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